close
芙蓉區西湖社區內,志願者正將“待用蔬菜”送到生活清貧的居民傢中。長沙晚報記者 陳飛 攝
“清炒蘿卜絲、紅燒茄子,今天送來的蔬菜我都愛吃,中午好好炒上兩盤!”坐在自傢簡陋的小屋前,油煙處理規劃81歲的王英華邊擇菜邊開心地琢磨起菜譜。如今每個星期,芙蓉區湘湖街道西湖社區的志願者,會為老人送來一份“待用蔬菜”,因為居民們在買菜的同時,還會多買一份留在店裡,並由社區安排專人為轄內特困群體送上門。
從年初啟動行動到滾雪球般吸引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,近一年時間裡有多少蔬菜變身鄰裡守望相助的“愛心使者”?“粗略一算已經送出近500公斤。”西湖社區書記伍紫琴感動地說。
蔬菜送上門,解瞭老人買菜難題
“吳娭毑,上次您說想吃齊心白,今天特意帶來兩把,你看水靈不?”打開傢門,接過那個裝滿蔬菜的油煙分離機塑料袋,80歲的吳汝娥緊握住社區志願者的手,感激得不知說什麼才好。
“幾把小蔬菜,卻解決瞭我這個老婆子的生活大問題。”體弱多病的吳汝娥經歷過多場手術,平時爬樓走路都不方便,要出門買個菜更是難得。自從一袋袋“待用蔬菜”送上傢門,老人的餐桌“新鮮貨”就多瞭。
90後助公益,“待用蔬菜”暖社區
“待用蔬菜的靈感,其實來源於意大利的待用咖啡,買一杯自享的同時預存一杯,留給有需要的人。”一邊清理剛剛送到的一批蔬菜,伍紫琴一邊感慨,“舶來概念在西湖社區的落地,得益於一群創業大學生。”
從湖南商學院畢業後,90後何亮在長沙城郊租地打造起生態農場,和一群大學畢業生做起瞭“新農人”,由於所種的蔬菜生態環保,送菜上門的方式也很新穎,很快就在包括西湖在內的長沙許多社區擁有瞭顧客群。
“創業走上正軌後,我們希望通過公益反哺社會;另一方面,社區也需要一條紐帶,實現鄰裡之間的真心互助。”兩個愛心團隊牽手互動,今年初“待用蔬菜”行動在西湖應運而生,立刻一呼百應。西湖居民在生態農場購菜時,通過自願的方式,可付款或刷積分預留一份或多份蔬菜,每周何亮與同伴會將“待用蔬菜”和農場義捐的蔬菜一起運到社區,再由社區工作人員等志願者,分袋送往需要幫助的孤寡老人和低保戶傢中。
不願留姓名,愛心人士不知多少
“送出多少份蔬菜我真的沒算過,但有一次隨同志願者上門,看到老人們的感動開心,自己也很高興。”居民何旗在“待用蔬菜”行動推出後,不僅積極響應,還帶動瞭身邊人紛紛加盟其中。
“蔬菜雖輕情誼重。”65歲的老黨員曹國傢不滿足於一份份送菜,幹脆推出愛心升級版。他找到何亮,主動要求租下一塊菜田,委托年輕人打理的同時要求,滿足其自傢用菜所需後的產出物,全部捐贈給貧困傢庭。
許多居民在留下“待用蔬菜”時不願留下姓名,因此愛心使者的人數至今都沒法統計,但每周運來的蔬菜社區卻一筆筆記錄在冊,如今社區正在謀劃將更多食材納入“愛心食庫”,如果你是熱心公益的店傢或者居民,請撥打熱線82196885。(長沙晚報記者
胡媛媛)
【摘要】芙蓉區西湖社區內,志願者正將“待用蔬菜”送到生活清貧的居民傢中。”一邊清理剛剛送到的一批蔬菜,伍紫琴一邊感慨,“舶來概念在西湖社區的落地,得益於一群創業大學生。“創業走上正軌後,我們希望通過公益反哺社會;另一方面,社區也需要一條紐帶,實現鄰裡之間的真心互助。
芙蓉區西湖社區內,志願者正將“待用蔬菜”送到生活清貧的居民傢中。長沙晚報記者 陳飛 攝
“清炒蘿卜絲、紅燒茄子,今天送來的蔬菜我都愛吃,中午好好炒上兩盤!”坐在自傢簡陋的小屋前,81歲的王英華邊擇菜邊開心地琢磨起菜譜。如今每個星期,芙蓉區湘湖街道西湖社區的志願者,會為老人送來一份“待用蔬菜”,因為居民們在買菜的同時,還會多買一份留在店裡,並由社區安排專人為轄內特困群體送上門。
從年初啟動行動到滾雪球般吸引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,近一年時間裡有多少蔬菜變身鄰裡守望相助的“愛心使者”?“粗略一算已經送出近500公斤。”西湖社區書記伍紫琴感動地說。
蔬菜送上門,解瞭老人買菜難題
“吳娭毑,上次您說想吃齊心白,今天特意帶來兩把,你看水靈不?”打開傢門,接過那個裝滿蔬菜的塑料袋,80歲的吳汝娥緊握住社區志願者的手,感激得不知說什麼才好。
“幾把小蔬菜,卻解決瞭我這個老婆子的生活大問題。”體弱多病的吳汝娥經歷過多場手術,平時爬樓走路都不方便,要出門買個菜更是難得。自從一袋袋“待用蔬菜”送上傢門,老人的餐桌“新鮮貨”就多瞭。
90後助公益,“待用蔬菜”暖社區
“待用蔬菜的靈感,其實來源於意大利的待用咖啡,買一杯自享的同時預存一杯,留給有需要的人。”一邊清理剛剛送到的一批蔬菜,伍紫琴一邊感慨,“舶來概念在西湖社區的落地,得益於一群創業大學生。”
從湖南商學院畢業後,90後何亮在長沙城郊租地打造起生態農場,和一群大學畢業生做起瞭“新農人”,由於所種的蔬菜生態環保,送菜上門的方式也很新穎,很快就在包括西湖在內的長沙許多社區擁有瞭顧客群。
“創業走上正軌後,我們希望通過公益反哺社會;另一方面,社區也需要一條紐帶,實現鄰裡之間的真心互助。”兩個愛心團隊牽手互動,今年初“待用蔬菜”行動在西湖應運而生,立刻一呼百應。西湖居民在生態農場購菜時,通過自願的方式,可付款或刷積分預留一份或多份蔬菜,每周何亮與同伴會將“待用蔬菜”和農場義捐的蔬菜一起運到社區,再由社區工作人員等志願者,分袋送往需要幫助的孤寡老人和低保戶傢中。
不願留姓名,愛心人士不知多少
“送出多少份蔬菜我真的沒算過,但有一次隨同志願者上門,看到老人們的感動開心,自己也很高興。”居民何旗在“待用蔬菜”行動推出後,不僅積極響應,還帶動瞭身邊人紛紛加盟其中。
“蔬菜雖輕情誼重。”65歲的老黨員曹國傢不滿足於一份份送菜,幹脆推出愛心升級版。他找到何亮,主動要求租下一塊菜田,委托年輕人打理的同時要求,滿足其自傢用菜所需後的產出物,全部捐贈給貧困傢庭。
許多居民在留下“待用蔬菜”時不願留下姓名,因此愛心使者的人數至今都沒法統計,但每周運來的蔬菜社區卻一筆筆記錄在冊,如今社區正在謀劃將更多食材納入“愛心食庫”,如果你是熱心公益的店傢或者居民,請撥打熱線82196885。(長沙晚報記者
胡媛媛)
[最新回復]
石柱三環路人行道亂停亂放管理混亂 網友:石柱都督大道天堯七號路段管理混亂,車輛亂停亂放,個體商戶強餐廳油煙占公共區域,污染嚴重。
油煙異味處理機
6F779E96C297B580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